江风裹着硝烟掠过芦苇荡,萧云指腹摩挲着时空碎片的棱角。
那抹纳米修复剂的荧光在黎明前格外刺眼,照得他左腕上发条装置的铜锈都泛起青芒。
\"他肋骨里的量子芯片还在发烫。\"牟勇突然攥住萧云的手腕,战术手套的金属搭扣硌得人发疼。
他沾着朱砂的拇指重重抹过碎片表面,1948年的银元残影突然在纳米荧光里扭曲成三棱镜,\"看见没?
这孙子连血沫子都是带时差的。\"
萧云喉结动了动,战术腰带上的青铜罗盘突然倒转。
他分明看见牟勇络腮胡里卡着的弹片碎屑正在褪成深蓝色——那是四十年后钨钢合金才有的氧化特征。
两人交握的掌心里,仁丹盒盖内侧的镜面倒映出十二重人影,从昭和十九年到平成三年层层叠叠。
\"收双扣的网该浸盐水了。\"萧云突然松开手,装甲车底盘传来齿轮咬合的闷响。
他后腰别着的56式半自动不知何时裹上了迷彩布,布角浸着的高粱酒正渗出1997年的防伪编码。
牟勇鼻腔里哼出带着火星子的气音,抬脚碾碎地上半只机械乌鸦。
生锈的齿轮从作战靴底蹦出来,在潮湿的泥土上滚出卍字符的尾迹。
他解下绑在大腿外侧的牛皮水囊,仰头灌下的却是2023年战地医院标配的营养剂。
\"萧爷,您这肝火比太原兵工厂的锅炉还旺。\"他突然用刺刀挑开萧云领口的铜扣,染着枪油的手指擦过对方锁骨处的旧伤疤,\"1938年的弹头卡着2025年的碳纤维,您当自己是时光机成的精?\"
防空洞方向传来混凝土崩裂的脆响。
萧云战术背心上别的发报机突然吐出一截磁带,带基上泛着长崎原爆纪念馆玻璃渣特有的淡绿色。
他咬开钢笔式雷管的保险栓,笔帽里藏的却是半张1982年的《人民日报》。
\"东南风三刻钟后转向。\"萧云突然将雷管塞进牟勇武装带夹层,指尖划过对方后腰时故意加重力道,\"劳驾把咱们的'收音机'挪到二里墩废窑——记得用1999年的频道呼号。\"
牟勇喉头滚动的声响混着量子芯片的蜂鸣。
他反手扣住萧云正要撤回的手腕,战术手套的感应器突然亮起红光。
两人纠缠的掌纹在纳米荧光里投射出莫比乌斯环,环心位置赫然是正在解冻的时空涡流。
\"您这招诱饵战术,搁平成年代的东京都骗不过初中生。\"他忽然扯开萧云缠着绷带的左手,染血的纱布缝隙里,2023年的医疗编码正在重组成昭和二十年的军部密电,\"但要是添点...\"作战匕首擦着萧云耳畔飞过,钉在装甲车钢板上的赫然是半块带体温的仁丹。
三百米外传来金属乌鸦的振翅声。
牟勇突然拽着萧云滚进芦苇丛,战术手电筒的光柱扫过他们半分钟前站立的位置。
浸透营养剂的泥土里,几粒1948年的银元正在融化成水银状的时空标记。
\"孝感产的陈醋,\"萧云突然贴着牟勇耳根呼气,沾着战术口红的唇印在对方迷彩领口,\"混着广岛原子玻璃的折射率,正好腌渍时空裂缝的坐标。\"
当第十一只机械乌鸦坠入江面时,牟勇武装带上的指南针突然开始逆时针疯转。
他扯下萧云缠在左手的绷带,用染着朱砂的齿尖咬断一截——那截纱布落地即燃,火焰里飘出的却是1997年驻日美军的加密电报灰烬。
\"收网吧。\"萧云突然将仁丹盒拍在装甲车引擎盖上,盒盖内侧的镜面正倒映出十二层不同年代的作战地图,\"用哈尔滨红肠的油脂当引信,拿...\"
他话音戛然而止。
牟勇沾着量子芯片碎屑的拇指重重按上他开裂的嘴唇,战术手套的金属搭扣磕在牙关上的触感,比时空涡流里冻结的盐晶还要冷冽。
三百米外的芦苇突然成片倒伏,带着1985年切尔诺贝利辐射尘的江风里,隐约传来发条装置过度紧绷的吱呀声。
芦苇丛里的露水和1982年的雪碧易拉罐混在一起,在装甲车底盘下积成了黏稠的镜面。
萧云反手把发报机磁带缠在生锈的排气管上,磁带表面淡绿色的玻璃渣突然折射出七个人影——最靠近江岸的那道影子还戴着平成年代的防毒面具。
“二里墩废窑的烟囱该冒黑烟了。”牟勇咬着战术匕首的刀鞘,用绑着1945年降落伞绳的右手拽动钢缆。
浸透盐水的渔网突然从江面升起,网上挂着的却不是鱼虾,而是三十七个不同年代的指南针,全部指向正北偏西15度的时空裂缝。
第九中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