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给、工资、官职、土地都有人可以提供,但生命呢?安全呢?
这次土著危机爆发期间,大量的私人团队选择了放弃殖民地,抛售殖民地的资产。虽然奥地利帝国政府几次发布通告,但还是被这群人搅得满城风雨。
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奥地利帝国皇家海外开发公司股价下跌,一些正在观望的人选择了将钱投向其他行业。
殖民者的信心遭受到了打击,弗兰茨不得不亲自出手收购那些被私人团队抛售的殖民地资产,收编那些失业的殖民者。
奥地利帝国的殖民地没有那么多的金矿给私人团队开采,农业上的风险又不是普通团队能承担得起的,所以弗兰茨决定自己干。
至于有人在背后给黑人土著提供物资,甚至出谋划策。这早就在弗兰茨的意料之内,如果列强们真的不在背后搞点小动作,那他才会感到不安,毕竟不知道对方要出什么招。
现在见招拆招就行了。当然,弗兰茨也为英国人准备了一份厚礼。
这次土著袭击也不只有坏处,奥地利帝国获得了对土著进行报复的正当理由,同时也打击了一些“圣母”的嚣张气焰。
至少他们再也无法将人畜无害这个词和黑人土著联系在一起了。
除此之外也剔除了一大批不合格的殖民团和垦荒团,弗兰茨以极低的价格回收了一批资产。
推进了针对土著的科学和技术的发展,增加了应对突发情况的经验。
相比非洲,美洲的事情要难处理得多。
面对从英属洪都拉斯和新格拉纳达共和国反向入侵的原住民,弗兰茨并不想给他们站稳脚跟的机会,他决定在边境放火烧山。
这样虽然有些粗暴,但却是最有效的做法。
不管他们在边境藏了什么,一把火下去都烧的精光。
这一次轮到英国人无能狂怒了
英国,伦敦。
约翰·罗素首相正在看着阿尔伯特亲王对万国工业博览会的构想,他觉得这真是一个天才的计划。
不但可以展现英国的工业实力,还能确立英国的世界经济霸权。
这还是一次大型展销会,一定可以拉动英国经济的增长。
除此之外这也是一次价值观的大型倾销活动,英国在从海盗洗白成商人之后就一直很注重形象,想要将自己包装的高尚而伟大。
万国工业博览会的主题是“和平、自由、进步”,和平是此时英国最需要的,接连不断的战争实在让人有些吃不消。
最关键的是打赢了一切都好说,但很不幸英国每次都站在了输家一方。
撒丁输了,英国没输。法国输了,英国没输。匈牙利输了,英国没输。奥斯曼输了,英国没输.
英国民众对此根本就不关心,他们更关心自己是否能赚到钱,是否能有面包填饱肚子。
自由更多的是指自由贸易,以及一切符合英国利益的事情。此时经济危机导致国内需求下降,英国急需开辟国外市场,为此他们甚至不惜发动战争。
至于进步,那毫无疑问就是英国的工业实力,英国就是那个进步之国。
第九中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