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平衡第七人,蒙哥,统帅97,武力94,智力90,政治97。
植入身份:拖雷之子,铁木真之孙。
携带:元好问、王鹗、刘黑马、史弼、阿里不哥、贵由、兀良合台、怯的不花、魏赛因不花、石抹库禄满、石抹度剌、术赤台、畏答儿、合撒儿、别勒古台、合赤温、帖木哥斡赤斤、华筝。”
蒙哥被称为蒙古帝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大汗,再往后的忽必烈,那就是元蒙的皇帝,而并非是草原的大汗了。忽必烈,这可是一个人同时做到的南下擒龙与封狼居胥两大成就于一身的人物。
而忽必烈的功勋团体,也基本没几个是蒙古人。
可以说,到了忽必烈时期,蒙古这些人的地位可谓与之前是一落千丈,甚至,他还要一直防备草原的那些穷亲戚。
从这一点来看,蒙哥算是元蒙帝国半个灭国之君了。毕竟,在他之后,元蒙帝国和草原上的那些汗国,明显就处于了分裂的状态。
可事实上,在蒙哥当大汗之前,蒙古帝国已经呈现出一派分裂的态势。而且这种分裂,还是一种全方位的分裂。
从外部来看,由于拔都领导“长子西征”的过程中,和贵由产生了尖锐的不可调和的矛盾,因此窝阔台去世后,无论是脱列哥那监国,还是贵由当大汗,还是海迷失监国,拔都这个最大的蒙古宗王,基本上就已经独立出去了,中央政府对他完全无可奈何。
乃至于脱列哥那召开忽里台会议,想推选她的儿子贵由为大汗,拔都却拒绝来参加,明显表现出对贵由的不认可和轻蔑。
也正是因为如此,贵由上台后,就亲自带队伍前去征讨拔都,教训拔都对他的轻慢。但是贵由并没有成功,他在西征的路上就死掉了,可以说,贵由不但没有树立中央政府的权威,反而让中央政府更加缺乏权威了。
以铁木哥为代表的东道诸王,也基本上不受中央政府的控制。窝阔台去世的时候,铁木哥就带着他的军队到哈拉和林,想通过武力夺取大汗之位。只是因为他有些犹豫,因此没能继续前行。但假如当时他真的打进哈拉和林,可能大汗之位就是他的了。
但不管怎么说,这也就意味着,铁木哥对脱列哥那监国不服,对贵由当大汗不服。铁木哥是东道诸王的代表人物,同时也是老一辈宗王的代表人物,他对中央政权的不服,也就意味着这一类宗王对中央政权的不服。
除此以外,拖雷的后代,虽然并没有明确表示反对,但是他们正在暗中积蓄力量,试图夺取大汗之位,而最终他们也实现了这个目的。
除了窝阔台家族外部的宗王们不服以外,窝阔台家族内部也是互相不买账。本来窝阔台确立的汗位继承人是失烈门,但脱列哥那强行监国,并把大汗之位给了自己儿子。所以失烈门当然不满意脱列哥那。后来,贵由当了大汗,再接着海迷失监国。这样,失烈门自然又不满意贵由和海迷失。
同时,海迷失监国,意味着贵由的那些儿子们不可能继承大汗之位,因此,这些儿子们又对他们的母亲很不满。总之,窝阔台后代之间勾心斗角的斗争非常激烈,窝阔台家族完全失去了向心力。
另外,脱列哥娜、贵由、海迷失把政务上处理得极为糟糕。
由于朝廷没有一个向心力,地方上的老百姓又不服中央政权,再加上无论是东道诸王、西道诸王还是本土诸王,都和中央政权离心离德,也因此,当时的蒙古帝国确实已经是一种分崩离析的态势。
只能说,蒙哥在上台之后,接手的蒙古完全就是一个烂摊子。后续的蒙古走向分裂,这是一系列因素共同造成的结果,而并非是蒙哥能力不足。
甚至,在蒙哥上位时期,他还将当时一度开始走向分裂的蒙古,重新暂时捏合了起来。
蒙哥在当大汗之前,其实已经解决了东道诸王的问题。贵由上台以后就派蒙哥去收拾意图造反的铁木哥。蒙哥并没有杀铁木哥,只是把铁木哥手下的那些人收拾了。这样做,既解决了问题,也讨好了东道诸王。所以后来,东道诸王都很听蒙哥的话。
接着,蒙哥又处理好了和西道诸王的关系,尤其处理好了与拔都的关系。他和拔都联合起来,召开忽里台会议,夺取了窝阔台后人的大汗之位。拔都和蒙哥之间,就是一种战略伙伴关系。蒙哥当了大汗,拔都就接受中央政府领导了。
蒙哥又处理好了与本土宗王的关系。本土宗王以拖雷后人为代表,蒙哥处理与本土宗王的关系,就是处理与他的兄弟们之间的关系。这个关系,蒙哥也是处理得非常好的。
他派二弟忽必烈前去攻打大理,派三弟旭烈兀组织发动第三次西征,派阿里不哥协助他处理朝廷事务。总之这一切,都使得蒙哥把他的兄弟们紧紧地团结在了一起,他的兄弟们对他极为信任,而不像窝阔台的后代那样互相扯皮。
另外,蒙哥还采用了恰当的方法,处理好了与窝阔台系宗王们的关系。这一点尤其重要。
唯一诟病的是,在钓鱼城之下,蒙哥突然身死,以至于诺大一个帝国,却还没有一个确立的继承人,从而陷入了不断的内斗之中。
直至南下擒龙之后的忽必烈,依靠汉人的力量,又实现封狼居胥,把自己草原上的那些亲戚一顿收拾,这个庞大的帝国才终于有了一个新的主人。
但是,在此过程中,蒙古帝国的分裂,也终于再无法遏制。
(本章完)
第九中文网